评论
540
换了个方式“造车”,继续切入新能源车赛道。
竞争激烈、卷生卷死的新能源市场又迎来了新的变数,滴滴与宁德时代成立了换电合资公司。
按照双方的规划,这家新公司将从网约车场景切入,未来为众多新能源车辆提供换电服务。据报道滴滴与宁德时代未来将合力规模化铺设换电站、推广换电车型。
除了成立换电合资公司之外,滴滴旗下小桔能源也与宁德时代形成战略合作意向,将推动在储充一体等更广泛新能源领域的合作。
此前滴滴曾将亏损压力较大的智能汽车开发业务资产,以54亿的总对价卖给了汽车。将造车最为核心的研发、设计、工程开发等能力打包出售,也让外界认为滴滴将不再押注新能源车市场。
不过这次,滴滴将目光投向了换电业务,但要注意的是,换电业务布局所需的成本投入比较大,投资回报周期又非常长,许多企业都不敢贸然进入。这也导致换电模式一直不是新能源补能的主流市场,直接进场车企也只有蔚来等少数几家。
那为何曾在新能源车上连年碰壁的滴滴,这次会选择新能源车换电这条还没人走通的路?
续航焦虑一直是新能源车想要突破的痛点,充电慢、充电难,充电排队、等待的时间太长等问题,始终影响着车主的体验,也是新能源车未能快速进一步普及的原因之一。
目前行业主流的两大解决方向是超充和换电,滴滴这次看中的,是换电模式。
给电车换电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。与共享充电宝随时取用的模式类似,换电也就是当车辆没电时,使用者直接去服务点快速更换电池,就能使车辆“满血复活”,为使用者减少了充电所需等待的时间。
在新能源车之前,两轮电动车就已先铺开了换电模式,尤其是强调时间、效率的外卖、快递行业,早已高频率使用换电业务。
全国各地数百万外卖员、快递员群体,日常工作中几乎离不开两轮电动车。但当前市面上的电动车完成充电大多需要8小时,更高续航的大容量电池,可能需要超过10小时。对于外卖员来说,这会严重耽误了其接单、配送的效率,进而影响收入。
这类即时配送的工作性质,对短时和效率有着极高的要求,因此常规的充电补能方式难以满足外卖员的日常需求。换电模式相比之下就更为高效了,使用者只需大概30秒,就能替换好一块满电的电池,继续开展工作。
从2017年开始,就陆续有企业进入两轮换电市场,如今产业已逐渐成形。据弗若斯特沙利文《中国电动两轮车换电服务市场研究报告(2023)》,2022年中国电动两轮车换电服务市场规模为45.3亿元。
智研咨询数据显示,国内两轮车换电企业数量达到300余家,其中铁塔换电、小哈换电、哈啰换电等规模较大的企业数量有30余家。目前,两轮电动车换电的市场也还处于蓝海阶段,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。
近些年,网约车也正逐渐新能源化。公开资料显示,截至2023年11月,滴滴平台累计注册新能源车超300万辆,新能源汽车合计里程占比超过58%。
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约车平台,滴滴也曾想进军新能源造车市场,从庞大的公共出行市场和巨大的新能源车需求中切下更多蛋糕。但在2021-2022年,滴滴分别亏损7.63亿元和26.38亿元。
这次看来滴滴没有放弃新能源市场,这次则是结合网约车的使用特性,将目光投向了换电补能领域。从需求端来看,网约车与快递、外卖有着一些共性,都对时间、效率有着较高的要求。
网约车司机的收入也与当天完成的订单数成正相关,补能频次高、时效性要求强,因此网约车司机也需要高效的补能方式,来满足日常出车完成更多订单的需求。
显然,从理论上而言,换电模式兼具了储能、补能和共享经济的特征,能够更高效地缓解充电时间长、续航焦虑等用户痛点。目前主流新能源车完成一次快充充电需要30-60分钟,慢充则长达几个小时,换电却只需要5分钟左右,仍然具有非常强的效率优势。
但历数年发展,新能源车的换电市场仍处于小众地位,并未像两轮电动车换电市场那般势头良好。
目前新能源车的补能模式还是以充电为主。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的数据,截至2023年12月,中国充电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换电站只有3567座。而截至2023年11月,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已经达到了826.4万台。在基础设施的数量规模上,换电站与充电桩数量和普及度,有着十分鲜明的对比。
从商业的角度而言,市场发展初期才更为适合抢先布局,做到人无我有,提前建立护城河。此次滴滴与宁德时代共创换电合资公司,便符合这样的商业逻辑。
换电模式在网约车业务上的应用,天然有着强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,目前换电市场仍处在市场早期,并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和壁垒需要突破,抢先在换电领域布局,无疑能让滴滴在未来的新能源车时代占据先发优势。
商业构想很美好,但要真正落地实现,也并不容易。换电模式的理论需求的确存在,当前还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,但只有等少数车企在构筑换电体系,新能源车的换电市场为何显得十分冷清?
目前主流新能源车产品,还是采用充电模式的纯电电动汽车、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式电动汽车为主,采用换电模式的新能源车型还属于小众。
根据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发布的数据,截至2023年1月底,国家监管平台累计接入换电车辆29.7万辆。要知道,2023中国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为949.5万辆,2022年这个数据为688.7万辆。新能源车年销量已接近千万辆规模,且仍有不断上涨的空间,这也凸显了换电车辆的边缘处境。
换电车辆数少,换电的需求也就相应较小,换电业务的市场规模和产业体系,也就更加难以发展成形。据东方证券测算,换电站达到盈亏平衡点的利用率约为20%,即每站每天需服务88次才能勉强不亏本。目前的换电车辆过低的基数,注定了大部分的换电站都难以达到该利用率,这也会让目前投入建设换电体系的企业,长期处于难以盈利的状态。
蔚来从2018年到2023年上半年近五年半的时间里,累积亏损了764亿元。其致力于换电站、换电技术的海量投入,大规模推进换电体系进程的策略,便是造成巨额亏损的原因之一。这也从侧面表明,换电业务发展较大的困难程度。
与充电模式相比,换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资金投入,投资回报周期长,且换电市场还缺乏统一的标准,不同的品牌和型号的电池难以实现通用。种种负面因素叠加之下,加剧了换电推广的难题。
宁德时代在2022年1月推出换电服务品牌evogo和组合换电百家乐凯发k8的解决方案,正式进军换电市场。在与滴滴达成合作以前,宁德时代就已在换电业务上寻求第三方合作,先后与神龙汽车、汽车和等车企合作换电业务,但由于合作方所能提供的需求有限,业务整体未能进入快速扩张轨道。
相较此前的凯发app官方网站的合作伙伴,滴滴能给与宁德时代更大的想象空间。滴滴平台下有超300万辆的新能源车,未来如若有一定比例的车辆迭代为换电车型,便能为换电业务提供庞大的市场需求增量。
宁德时代曾表示其研发的“巧克力换电块”,可适配全球80%已经上市以及未来三年将上市的纯电车型,再加上网约车市场长期、稳定的需求,换电标准的统一也将成为可能。这对于滴滴而言,同样可以少走许多弯路,免去大量的市场教育、技术研发投入成本。
网约车市场在多年的竞争后已趋于稳定,近年来甚至出现网约车运力饱和、行业内卷的现象。纯粹烧钱抢市场的时代早已翻篇,占据约70%市场份额的滴滴要想谋求进一步的发展,更好的选择便是押注未来。例如在自动驾驶技术、无人出租车领域布局,以及此番提前进入换电市场。
在网约车进入换电时代之前,如果滴滴就已然建立起完备的换电网络、服务体系,当换电市场风口真正到来时,滴滴才有机会继续维系其网约车龙头地位。
内容由作者提供,不代表易车立场
1
1